曹婉芬(女) 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,高级工艺美术师(江苏省轻工厅评定),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,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,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。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,先师承先辈朱可心、后又随裴石民学艺,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,技艺功底全面扎实。1958年任紫砂工艺班“小辅导老师”,培训青年艺徒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受上级委派,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紫砂壶艺工作者,促进了紫砂壶艺的普及。1981年作品《玉婷壶》获“亚太地区陶瓷评比”一等奖。1982年作品《宝方抽角壶》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;1990年作品《壶艺掇英》组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和“景德镇杯”国际精品大赛二等奖;1992年作品《嵌银丝无暇壶》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;1999年作品《范林提梁壶》被南京博物馆收藏。2000年作品《风盉提梁壶》被无锡博物馆收藏。2001年作品《四季流芳》组壶获“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”金奖;作品《竹海茶具》获“2001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评比”三等奖;作品《五头竹海茶具》获“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”优秀作品奖。2003年,《竹海茶具》入选“中国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”;同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专著《曹婉芬紫砂集》。作品秀丽大度,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。对传统造型的学习仿制,如同研习书法时对古碑帖的学习,更重要的是学到神似,临摹不是目的,只是手段,最终目的是在学习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形式。婉芬老师深诣此道,在研习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。正如篇中提到的以线形和球体构成的《怒放壶》,这款壶是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的,充满现代意味,她将这个造型诠释得十分到位,听说美国设计师拿到壶后,非常兴奋。这一点不奇怪,只要稍有点造型知识的人都知道,平面设计图和立体造型之间有一个转换的过程,需要制作者有敏锐的立体造型认知力和理解力,同时又要富有三维空间意识的创造力和手头功夫,婉芬老师将这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。